政策|绿美乡村 绿美城市——城乡绿美中的部分政策发表时间:2022-11-14 09:40来源:中德高路工程技术集团微信公众号 01 2022年10月25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 国家乡村振 兴局关于印发《“十四五”乡村绿化 美化行动方案》的通知 ![]() 《方案》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保护、增绿、提质、增效”为主线。 要求到2025年,全国平均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2%,乡村“四旁”植树15亿株以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地区,大部分村庄内部基本做到应绿尽绿,绿化质量有效提高,村容村貌持续改善,绿化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主要任务涉及科学编制相关规划、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稳步增加乡村绿量、着力提升绿化质量、发展绿色惠民产业、弘扬乡村生态文化、推动国有林场林区绿色发展、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强化典型示范引领等九个方面,并对应明确了责任部门的工作责任。 02 2022年7月25日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 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城乡绿 化美化三年行(2022—2024年)》 2022年,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实施重点包括绿美城镇、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交通、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等八个方面。其中,绿美城镇方面,三年目标为“实现城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年植树数量不得低于前3年平均值,推进建设绿美乡镇300个”;绿美乡村方面,三年目标为“省级重点推进600个村庄建成绿美乡村,各州(市)按不低于本行政区域村庄数10%的数量设定年度目标。” 提出了实施路径:推优学优典型带动、坚持科学规划引领、精心开展绿美设计、分类分步实施、着力推动“绿美+”经济发展壮大、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建营管护模式。其中,要求通过多渠道的融资方式来实现创新建营管护模式: 落实国家储备林建设、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等政策,鼓励省级投资平台参与,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以重点项目撬动金融资金加大投入。借鉴国内绿色发展领域相关基金模式,结合云南实际,探索设立绿美发展基金。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参与碳汇交易。探索和规范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购买经营转让(POT)等模式,积极吸引省内外研发团队和苗木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云南城乡绿化美化建设。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开发符合城乡绿化美化的金融产品。鼓励创建市场化、可持续的建营管护模式。 此外列出《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负面清单》,规定了16种禁止类行为和7种限制类行为。 03 2022年8月29日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 5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绿美城市建设三年行 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 ![]() 按照《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的通知(云办发〔2022〕43号)工作部署、《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21〕60号)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和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22〕2号)等政策文件要求。通过三年行动,力争全省新增城市园林绿地面积5000公顷以上,努力实现城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全省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品质得到明显提升,谱写好美丽中国建设云南新篇章。 计划从2022年8月至2024年12月,分三个阶段进行。2022年全面启动阶段、2023年系统推进阶段、2024年成果显现阶段,提出了:高起点编制实施方案和绿地系统规划、高要求保障绿化用地增加城市绿量、高颜值营建城市山水之美和人文之美、高水平构建城市公园体系、高质量推进绿美社区建设、高品质打造绿美街区街道、高覆盖建设城市“绿道网”、高水平实施绿化管理维护、高目标打造典型示范、高效率推进园林城市创建、高层级开展城市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发展等11项重点工作,通过三年行动,各地绿美城市和绿美社区建设初见成效。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保障资金投入、严格督促指导、强化信息保送”等方式保障11项重点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在资金投入方面,鼓励各级城市人民政府要保障财政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多渠道筹资,通过以奖代补、发行地方债、贴息等方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社会及平台投入为补充的投融资体系,保障绿美城市和绿美社区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 绿美乡村、绿美城市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工程咨询机构在绿美乡村、绿美城市建设中,只有在项目专项规划、项目策划等方面丰富“绿”的内涵;在项目融资方面,做足“美”的文章,方可使乡村“美”得其所,让乡愁“留”有所托,让城市“居”可怡然。 - end- ![]() 中德高路集团 ——做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践行与引领者 |